識生仔不等於識教仔 您是合格的爸媽嗎?

七月 11, 2018

父母工作繁忙,育兒責任則依賴他人,結果培養出「港孩」,如何才能成為合格的爸媽?

很多父母以工作繁忙為理由,將育兒的責任依賴家中長輩或工人姐姐,以為只要滿足到子女的物質要求,自己便是好爸爸、好媽媽,結果只是識生不懂得教育,培養出自理能力低、抗壓能力低的「港孩」,如何才是合格的爸爸媽媽?

親子關係裂痕難用物質修補

工時長、壓力大是在職父母普遍面對的困境,每天早出晚歸打拼事業,將照顧子女的責任交給家中長輩或工人姐姐,教育子女的責任則依賴興趣班或補習班導師,甚至花盡心思以物質彌補平時不能陪伴的親子關係。

父母最常犯的錯,是以工作忙碌為理由「識生唔識教」,忽視自己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角色,及親職教育對孩子的終生影響,親子關係若出現裂痕,難以用物質修補。

過分照顧子女是害不是愛

父母對子女有期望沒有錯,但用自己的尺去衡量子女能力是大錯特錯。孩子哭鬧真的等於扭計不聽話嗎?子女成績欠佳真的等於愚蠢嗎?順從、分數從來不是衡量孩子能力的最佳標準,自理能力、創造力及良好社交能力,才是孩子應對挑戰必須具備的特質。

無可否認媽媽是子女的主要照顧者,溫柔體貼的母愛有助建立子女安全感,過分照顧令愛變成害。爸爸作為家庭經濟支柱,肩負起養家的責任,不代表將教養子女責任全部推給太太,自己置身事外。

爸媽育兒角色貼士

當子女情緒失控,大發雷霆呵斥子女是大錯特錯,爸媽應該認同子女感受並及時給予回應,做子女的聆聽者,讓子女知道無論發生甚麼事,爸爸媽媽都陪伴在旁,給子女最大的安全感。

細心體貼的媽媽,愈能夠培養子女同理心,令子女能夠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和處理問題,增加日後在人際交往能力。媽媽愈懂得放手,愈能培養子女的自理能力,令子女充分發揮各種潛力與特質。

爸爸角色更不可或缺,6歲前是孩子學習與外界互動及性別認同的最佳時機,爸爸愈多投入親子的互動,有助培養子女的社會認知與表達能力, 對鼓勵女孩女性化和鼓勵男孩男性化起到關鍵作用。爸爸對家庭的投入更有利於夫婦間的和諧,能真正令子女感受到家庭的幸福。

每日「投資」60分鐘認識子女

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指引1,鼓勵每天讓孩子玩最少一小時,若父母願意放下工作、放下手機進行親子遊戲及親子伴讀,父母全心全意的陪伴,更能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面對子女升學問題,父母更要從子女的性格和能力入手,選擇最適合孩子的學校,而不是盲目跟從名校的光環。子女適合讀學術型學校,還是活動型學校,父母從親子陪伴中了解子女的性格和能力,選擇適合孩子的學校,才能令子女發揮所長。

想騰出更多的時間珍惜孩子的童年,父母應肩負起各自的角色,做好不同保險、理財規劃管理好家庭財富,平衡事業與家庭的關係。

資料來源:

  1. 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通訊 第34期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請查閱本網站的「使用條件 」。

[限時優惠] 立即留下聯絡資料 — 有機會獲得HK$100美食現金禮券*!

*受條款及細則約束。

詳情請按此 

[癌病] 醫治要幾錢?

[英美澳加] 升學要預幾多錢?

獲得更多好點子

健康生活

安享退休

立即聯繫理財顧問 !

請填寫下列有*號資料:

(852)

本人已閱讀及明白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ICS)。

      

Asia's Best Brand

蟬聯10Life「年度人壽保險公司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