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衞生署資料,手足口病可以由多種腸病毒引起,例如柯薩奇病毒和EV71型腸病毒,主要感染5歲以下的幼童,病徵多為連續發燒數天,手腳出現水泡或紅疹,口腔內和舌頭旁邊亦會有引起疼痛的潰瘍,因而影響食慾。
大部份手足口病患者的病徵輕微,水泡和紅疹通常會在7至10天內消退,但手足口病也有機會引致嚴重併發症,例如病毒性腦膜炎和腦炎等。此外,有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指出,大人亦有可能感染手足口病,而且染病後的症狀會比兒童更加嚴重,部份成年患者可能需要服用抗病毒藥。
健康均衡的生活習慣,是減低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關鍵。
二型糖尿病的病患數字於世界各地穩步增長,以年輕一輩尤甚。據專家估計,全球新糖尿病新症將由2010年的2億8,500萬宗,增長至2030年4億3,900萬宗,其中亞洲人情況尤其嚴重,佔全球糖尿病患者超過六成。
無論男士女士,糖尿病的病徵都可潛伏多年而不被察覺。病徵顯現時,一般患者會感到容易口渴、尿頻、疲累、視覺模糊等,假如延遲治療,更能引致失明、腎衰竭、神經壞死、血管閉塞等嚴重併發症。
好消息是,二型糖尿病絕對可避免!只要注意以下幾點生活習慣,就可以大大減低患上糖尿病的風險,更能顯著改善體魄與精神健康。
過胖是二型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原因,肥胖人士(即BMI為30或以上)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體重人士(即BMI少於22)的80倍!
隨著人體體重增加,脂肪在腹部積聚,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變得遲緩。我們的身體需要分泌更多胰島素,直至無法應付所需,此時血糖含量就會逐漸上升,糖尿病病徵隨之顯現。
改善肥胖情況能顯著減少患上糖尿病的機會,不但對健康大有助益,也能改善外貌、提升活力,可謂一舉多得!
維持健康體重,預防糖尿病的關鍵是營養均衡的膳食 — 即多吃色彩豐富的蔬果、全穀類,少吃多糖、多脂肪的精製食品。
亞洲人偏愛以精製碳水化合物為主糧,如白飯、麵、麵包及早餐穀物等,這些食品都會提高血糖及胰島素水平,進而提升糖尿病風險。反觀全穀類及複合碳水化合物含量豐富的膳食,就能降低血糖及胰島素升幅。
飲食健康、膳食均衡的關鍵在於減少食用精製的碳水化合物,多吃全穀類如藜麥、大麥、糙米及小米。高纖、抗氧化物含量高的水果與綠葉蔬菜,對身體就最有益。高糖份飲品、快餐等不健康食品,最好偶爾為之,例如留待節慶日子才放任一下!
維持健康的秘訣,其實並非什麼秘密,更是每位醫生都曾囑咐病人跟從的簡單生活習慣:少吃,多運動。假如是糖尿病高風險人士,您就更應注意,不要將醫生說話當成耳邊風。此外,更頻繁、更嚴格地操練肌肉,能改善身體運用胰島素及吸收血糖,減少胰島細胞的壓力。
生活步伐急速,都市人往往缺乏運動的空閒,然而每日花30分鐘急步行,每星期數次,就能為身心帶來莫大益處。運動越劇烈,例如跑步、游泳、踏單車等,健康益處越大。同理,減少長時間坐著,無論是在辦公桌後或電視前,對身體也有好處。
睡眠充足非常重要,正如最新研究顯示,夜睡人士患上糖尿病風險較高,而當我們持續睡眠不足,會導致荷爾蒙分泌失調,難以有效調節身體多項機能,例如胃口、體重、免疫系統等。此外,長期睡眠質量欠佳,不但日間容易疲累,亦傾向嚐嚐高糖、高脂的心靈食品 (Comfort Food),以維持活力。
改善睡前的作息習慣,就可更容易保障睡眠質素。注意事項包括在關燈前減少使用發光屏幕裝置如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維持穩定的睡眠時間,避免深宵看電視等。在工作與生活間取得平衡,就能舒緩壓力,令人更快樂。
跟從以上秘訣,有望改善健康,成就更強健體魄。當然,您也需要時刻監察身體狀況,持續改善生活習慣。
預防糖尿病確實需要多方合作 — 不過講到底,為健康起動,全由您話事!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請查閱本網站的「使用條件」。
根據衞生署資料,手足口病可以由多種腸病毒引起,例如柯薩奇病毒和EV71型腸病毒,主要感染5歲以下的幼童,病徵多為連續發燒數天,手腳出現水泡或紅疹,口腔內和舌頭旁邊亦會有引起疼痛的潰瘍,因而影響食慾。
大部份手足口病患者的病徵輕微,水泡和紅疹通常會在7至10天內消退,但手足口病也有機會引致嚴重併發症,例如病毒性腦膜炎和腦炎等。此外,有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指出,大人亦有可能感染手足口病,而且染病後的症狀會比兒童更加嚴重,部份成年患者可能需要服用抗病毒藥。
對抗病魔猶如一場長跑,病人由初步診斷、治療到康復或需時甚長,其中康復過程對病人來說也是一大挑戰,但這方面的需要卻經常被忽略。
Sun Life永明推出的一站式健康管理方案正正針對這個痛點,提供多種專業增值服務,全方位照顧客戶患病各個階段的需要,讓客戶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專心抗病,早日康復。
每逢稅季臨近,保險公司都會大力宣傳可扣稅的自願醫保計劃(VHIS)。可是,市面上自願醫保眾多,邊款產品保障好?是次我們比較6款大型跨國保險公司的皇牌自願醫保(半私家房),它們大部份獲10 Life 5星評級(註1),反映產品的醫療保障高。為了進一步提升產品質素,保險公司積極加入多項「額外保障」(詳見下文),但我們發現這些產品的「額外保障」存在明顯差異,消費者投保前宜小心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