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亞洲地區入住半私家房】成功投保永明港卓越醫療保可享高達6個月保費回贈! 立即按此了解更多!
【保障亞洲地區入住半私家房】成功投保永明港卓越醫療保可享高達6個月保費回贈! 立即按此了解更多!
選擇您的永明金融服務 :
近6成港人抗疫期間增磅 逾4成港人食更多零食 薯片、餅乾、雪糕成港人抗疫零食「三寶」逾4成港人零運動 失衡飲食及缺乏運動恐增患糖尿病風險
【2020年10月21日 - 香港】香港永明金融有限公司(「本公司」或「香港永明金融」)最新發佈的「疫情下港人飲食習慣轉變」調查發現港人此期間失衡飲食及缺乏運動的情況嚴重。7成受訪打工仔表示公司在疫情下有提供在家工作安排,令在家時間大幅增加,飲食習慣也因而有所改變。有近6成受訪者(55%)表示自己在疫情期間增磅,即每兩人就有一人在此期間發胖。
調查發現,7成港人(72%)疫情期間有叫外賣,逾3成人(33%)因疫情比以往增加叫外賣次數,而最常叫的是炒粉麵飯(52%),其次是快餐(45%)和家庭小菜(44%),反映由於疫情關係市民在家工作及減少外出,會以外賣解決一日基本三餐的主食需要。
調查由香港永明金融委託生活易於2020年9月在香港進行,透過網上問卷訪問 916名年齡介乎 20至55歲的港人,旨在了解港人抗疫期間的飲食與運動習慣及對糖尿病的認知。香港永明金融有限公司首席市務及數碼策略總監馮婉欣表示:「健康是無價的,所以我們一直致力向普羅大眾推廣健康生活模式,鼓勵香港人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是次調查有助我們全面探討疫情下港人的飲食習慣改變,期望再次提醒大眾重視健康以及積極建構健康生活。」
近6成港人抗疫期間苦悶望以零食獲取快樂
有逾4成受訪者(43%)坦言在此期間多了吃零食,當中最常吃薯片(56%)、餅乾(46%)和雪糕(39%),成港人最愛抗疫零食三甲,平均一星期更吃3次 (見附表一及附表二) 。
被問及在此期間多吃零食的原因,近6成(58%)表示因為「留家抗疫太苦悶,食零食可令自己開心」,而愈年輕的受訪者愈傾向依靠零食解悶。零食雖不是必需品,可是難免會有嘴饞的時候,7成受訪者指出最常選擇在口痕時候吃零食,而43%女士更表示常去購物點變成超市,因而容易多買零食。
3成半人正餐以外下廚為樂 變成一日多餐 95%人日吃4至5餐
除了零食外,3成半人除了正餐外亦多了下廚,調查發現女士最喜歡焗蛋糕(38%),男士則最喜歡做中式點心(37%),平均一星期接近3次。由此可見,疫情下港人正餐以外大幅增加了食量,養成了一日多餐的習慣,當中達9成半人更表示日吃4至5餐。最多男士(54%)表示一日多餐的主要原因是在家工作沒有固定用膳時間,而大多數女士(52%)則表示要以食物來對舒緩抗疫期間的鬱悶,似乎女士比男士更傾向依賴食物舒緩鬱悶。
4成1港人零運動 疫情後想放肆飲食
港人於疫情期間多吃了零食,但運動習慣卻未有相應調節以抵銷攝取量。根據調查,41%受訪者表示完全沒有運動習慣,僅8%受訪者每週運動量達150分鐘或以上。雖然年紀較大的受訪者有較多運動的習慣,但在各年齡層沒有運動的比例仍佔最高(見附表三)。儘管此期間港人控制飲食及運動平衡的情況未如理想,但逾6成港人(63%)仍表示待疫情穩定後最想第一時間食自助餐或放題大吃大喝。
在失衡飲食加上嚴重缺乏運動的雙重因素下,港人容易增磅,註冊營養師劉惠汶更表示有機會因此增加患糖尿病風險。依調查結果,如每星期進食三件蛋糕及三包中型薯片,一個月便攝取多逾6100千卡的熱量。以體重約60公斤的成年人為例,每月需實際跑近11小時才能完全消耗。如沒有運動習慣,以上額外攝取的熱量有機會令體重每月上升近兩磅。自年初疫情爆發至今多個月推算,便有機會增重10磅以上。
普遍港人對糖尿病認知不足 營養師喻靠正確飲食及多運動減低患糖尿病風險
糖尿病是本港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但港人對糖尿病認知仍存誤解,其中之一是以為糖尿病與進食糖份畫上等號。調查顯示77%及74%受訪者誤以為經常飲用高糖飲品及經常進食高糖食物引致糖尿病;逾半港人認為糖尿病患者應避免進食米飯(54%)及應戒掉所有含糖食品及澱粉質(56%)。
劉惠汶表示過重或肥胖及缺乏運動是引致二型糖尿病的主要因素,未必單單與糖分攝取有關。過重或肥胖人士的體脂過多,有機會令身體細胞對胰島素產生阻抗,引致血糖水平過高。現時香港每十個二型糖尿病患者中,有九個都出現超重或肥胖的問題,簡稱為「糖胖症」。這類病人較容易出現糖尿併發症,而死亡風險更比一般人高七倍。劉更建議可多選擇有助穩定血糖的低升糖指數碳水化合物,同時配合帶氧及阻力運動,增加熱量消耗並有助改善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保持血糖水平健康。
馮婉欣表示:「我們一直不遺餘力在社區推廣預防糖尿病,今年更全方位開展不同工作,包括成立《掌糖人計劃》,更贊助發行兒童繪本《婆婆有古怪?﹗》,向小朋友推廣糖尿病教育,鼓勵兒童學習繪本中的婆婆根據營養標籤揀選有益食物,並建立對糖尿病的正確認識,從小實踐健康生活,邁向健康人生。」
圖片說明:香港永明金融有限公司首席市務及數碼策略總監馮婉欣(左)及註冊營養師劉惠汶(右)。
附表
表一:疫情令港人飲食習慣之改變
疫情令港人飲食習慣之改變 | 百分比 | |
1. | 多食零食 | 43% |
2. | 正餐以外增加入廚機會 | 35% |
3. | 多食下午茶或宵夜 | 23% |
4. | 變成一日多餐 | 18% |
*可多選題目
資料來源:香港永明金融「疫情下港人飲食習慣轉變」調查。
表二:港人5大最愛抗疫零食
排名 | 零食 | 百分比 | 每星期平均進食次數 | 熱量/千卡(每100克) |
1. | 薯片 / 蝦片 | 56% | 3.2 次 | 530 |
2. | 餅乾 / 曲奇餅 | 46% | 3.7 次 | 410 |
3. | 雪糕 | 39% | 2.7 次 | 210 |
4. | 朱古力 | 32% | 3.3 次 | 540 |
5. | 蛋糕 | 31% | 2.5 次 | 360 |
資料來源:香港永明金融「疫情下港人飲食習慣轉變」調查。
註冊營養師劉惠汶建議可替代的健康零食:原味果仁、無添加糖水果乾或凍乾(freeze-dried)水果片、高纖穀物棒、烤焗較低脂薯片、鹽味爆谷。
表三:港人疫情期間之運動習慣
年齡 | 沒有運動的習慣 | 每星期150分鐘或以上 |
25歲以下 | 67% | 8% |
25至29歲 | 48% | 8% |
30至34歲 | 46% | 5% |
35至39歲 | 43% | 5% |
40至44歲 | 42% | 6% |
45至49歲 | 35% | 12% |
50歲或以上 | 26% | 15% |
資料來源:香港永明金融「疫情下港人飲食習慣轉變」調查。
表四:註冊營養師劉惠汶建議之外賣餐單及健康飲食貼士
建議外賣選擇 | 健康飲食貼士 |
早餐
|
✓ 加工肉類如火腿、腸仔及午餐肉含有較多飽和脂肪,長期攝取過多飽和脂肪有機會影響體重及心血管健康,建議以新鮮食材如肉絲及肉片取替。 ✓ 以烚蛋或煎蛋代替炒蛋、多士走油減少油分吸收 |
午餐
|
✓ 街外的湯粉麵一般含有較高鈉,建議盡量避免飲用湯底,同時攝取充足清水以排走體內多餘鈉質。長期攝取過多鈉質有機會影響血壓及容易出現水腫情況。 |
晚餐
|
✓ 肉類的皮層、腩位及近骨部位含有較多脂肪,建議盡量避免進食。可多選擇魚類及海鮮,不但含豐富蛋白質,同時其飽和脂肪含量較少。 |
永明金融簡介
永明金融是主要的國際金融服務機構,為個人及企業客戶提供保險、財富及資產管理方案。永明金融在全球多個市場發展業務,當中包括加拿大、美國、英國、愛爾蘭、香港、菲律賓、日本、印尼、印度、中國、澳洲、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及百慕達。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永明金融管理的總資產為11,220億加元。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 www.sunlife.com。
Sun Life Financial Inc. 於多倫多(TSX)、紐約(NYSE)及菲律賓(PSE)的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代號為「SLF」。
Sun Life Financial Inc.為加拿大永明人壽保險公司的控股公司。香港永明金融有限公司為加拿大永明人壽保險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並在香港營運。
本新聞稿載列的所有資料僅供一般參考及健康知識分享用途。本新聞稿的統計數據由香港永明金融委託統計調查機構進行的調查所得。本新聞稿載列的所有資料並不擬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或醫療意見,亦不構成要約的招攬或要約,不應被視為任何合約或買賣任何保險產品的基礎。本新聞稿所載觀點可隨時更改,毋須事先通知。本新聞稿提供的資料根據相信屬可靠的資料來源,但香港永明金融有限公司、以及其聯營公司及董事和僱員(統稱「香港永明金融」)概不會作出任何明示或隱含的保證或擔保,亦不會就資料的準確性、效益及完整性作出陳述。香港永明金融概不就依賴本新聞稿所載任何資料或意見而招致任何虧損或損失負責。本新聞稿由香港永明金融擁有。未經香港永明金融事先同意,不得修改或變更。本新聞稿旨在香港派發,並不能詮釋為在香港境外提呈銷售、游說購買或提供任何香港永明金融的產品。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