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子女在小一面試脫穎而出?資深升學顧問趙榮德分享面試竅門,提高小一面試錄取機率。
培養孩子對STEM的興趣,不限於高端科學,發射器可以由雪條棒、橡筋、樽蓋與乒乓波而成!
父母可以是家中偉大的工程師,培育孩子成為小小發明家,所說的不是要孩子發明火箭和穿梭機,而是從STEM(Science科學、Technology科技、Engineering工程及Mathematics數學)著手,STEM不限於高端科學,即使是幾根雪條棒、幾條橡筋、樽蓋與一個小小乒乓波,都可以變成一部發射器。
STEM跟傳統教育模式最不同的地方,是強調思維訓練,透過孩子「動手做」的過程中,主動探索、學習及完善自己的設計,加強孩子的創意及解難能力。
孩子學習STEM不限於學校,父母亦可擔當啟蒙的角色,與孩子一起DIY實驗,一起鑽研、一起實踐、一起解決,一起除錯,不論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在STEM過程中都可建立優質的親子時間。
蘋果公司CEO庫克(Tim Cook)認為,學習程式編碼(Coding)比學英文更重要。他強調,創意才是王道,程式語言是人類發揮創意的工具:「我不是叫人不用學英文,但Coding是一種讓人可以向全世界70億人表達自己想法的語言!」
美國傳媒《CNBC》曾報道,未來美國25個高薪工種,有三分之一是與IT相關,包括軟件工程及應用程式開發等工作。1
STEM不一定是高科技
STEM課程不是純粹玩機械人,或是Coding。其實生活處處是STEM,父母可以就地取材,棄用昂貴教材,DIY與孩子一起探索發揮創意,以簡單的材料,例如橡筋、雪條棍、一隻膠匙羹及乒乓波,便可製作成一個小小發射器,孩子可進行策略性嘗試,找出合適的力度及角度,射中目標。
要創新,當然會嘗到失敗,要在過程中學習除錯,逐步建立一種屢敗屢試的精神,這是STEM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在探索過程中不應只着重結果,而要多問How及Why。
科學不是背誦 而是做出來
正如發明家愛迪生發明電燈時,失敗了六千次,有人問他為何不放棄,愛迪生卻回答說:「我並非經歷了六千次失敗,而是認清了六千種東西不適合當燈絲!」
科學講求創意,沒有標準答案,人生也一樣,父母要培育孩子創意思維,就要學懂放手,不要給孩子壓力。
科學不是背誦出來的,而是做出來!「星之子」陳易希認為,年紀較小的學生很難透過文字及圖片理解所謂的科學理論,STEM就是讓學生落手落腳做,不斷經歷 trial and error(試驗和錯誤)才能理解。陳易希父母知道他對科學有興趣,便經常帶他去科學館及太空館,又買零件給他裝嵌,家中幾乎每一樣電器都被他拆開過研究,但父母都沒有責罵。陳易希認為,子女有潛質,還要家長懂得「放手」,才可延續子女對科研的興趣2。
創意是孩子最大的「本錢」,父母由小培養子女主動探索的精神,豐富子女人生,還可以做好不同保險、理財規劃管理好家庭財富,給子女最豐盛的理想生活。
資料來源: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請查閱本網站的 「使用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