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隱性心臟病病徵難被察覺,大部份病人需要靠身體檢查診斷出來。檢查過程大約如下:
1.醫生進行問診
(如家族病史、日常及運動時有否出現心悸、氣喘、心口痛等不適)
2.量血壓及常規抽血檢驗
3.檢查心跳速度有否過快過慢
4.檢查心臟有否出現雜音
5.常規抽血檢驗腎功能、空腹抽驗血糖和膽固醇等(因有研究指腎病病人,患上心血管疾病機會較高,同時,若出現三高(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血糖)等高風險跡象或心臟病病徵,便最好轉介至心臟科跟進。)
心臟科醫生可以透過靜態心電圖、照X光和超聲波檢查有否心臟發大或功能衰退。此外,也有部分病人會安排在運動情況下做心電圖,因冠心病的病人運動時易出現不正常變化,心臟科醫生會按初步評估建議病人作電腦素描檢查心臟血管評估病人是否患上隱性心臟病。
膽固醇「擲界」= 隱性高風險? 頸動脈超聲波幫到您
有病人在初步評估後,發現膽固醇「擲界」,以為未有急切性服用降膽固醇藥,掉以輕心。但心血管疾病現象並非一日之寒,如頸部動脈血管有硬化、斑塊形成現象,研究顯示病人已屬於較高風險患上血管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
而透過頸動脈超聲波,這種無創傷非入侵性及無輻射檢查,檢查有否血管硬化跡象,從而評估病人心血管健康程度,如已有血管斑塊形成,根據歐洲心臟病學會指引已可考慮服用降膽固醇藥,防止血管硬化情況加劇。要提防心臟病或其他疾病突襲,可進入醫治重病開支估算機內了解醫治心臟病等重症醫療開支 ,全面的危疾及醫療保障可助您減輕不幸發生時對家庭的財政壓力,立即跟我們的理財顧問了解最合適您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