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5大先兆你要知道!一文了解中風症狀、急救4步驟
據 《2016至2017年間的住戶統計調查》,在香港曾中風人士多達50,000人。而中風這“老人病”,近年亦隨現代人生活習慣的轉變開始有年輕化的趨勢。世界中風組織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雖然中風初期難察覺,但只要及早認清徵兆、及時治療與積極復健,遇上中風時應用6步簡單緊急處理步驟便可以控制病情。
大腸癌作為本港第二位癌症*,無論在發病和死亡的數字同樣「名列前茅」,其威脅性實在不容忽視,大多數大腸癌是一開始由細小的瘜肉開始,初期瘜肉多屬良性,但有部份卻慢慢病變,變為癌症,而變化可以持續10年或以上,而且一開始可以沒任何病徵,若沒有及時治療,癌細胞有機會入侵並破壞附近器官,還會經血液及淋巴系統,擴散全身,怪不得很多人都聞之色變。
大便有血=生痔瘡?持續一星期可能是大腸癌先兆
大腸癌的病徵,早期可算是沒有任何明顯病徵,因此很多人沒有察覺,到出現徵狀可能已經為時而晚。最常見病徵離不開是大便有血或者有黏液、大便習慣改變出現便秘、明明想大便卻變成便秘等,很多病人以為自己只是偶爾的消化不良、生痔瘡,但以上持續出現大約一星期以上,已經需要去看醫生。
病人:「我以為未到50歲不用擔心…」香港大腸癌正在年輕化!
雖然香港的大腸癌中位年齡為68歲,而高危人士多是50歲以上,但大腸癌近年在香港已出現年輕化,而發病率近十年間年齡介乎20歲至64歲群組的發病率有持續上升的趨勢^,另外,在2010年每10萬人有62.2人患上大腸癌,到2019年已升至74人。除了年齡,其他的高危群組包括:
迷思:為何大腸癌好發在50歲以上的人士?
因為年紀漸長,長年的使用會令腸道勞損和老化,容易出現潰瘍或癌細胞病變,但年輕人因腸道依然年輕有足夠能力承受壓力,但如果生活習慣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會容易引發大腸癌。
食香腸增患大腸癌機會?
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因素:
及早發現大腸癌治癒率大升 多作混合治療
外科手術:內窺鏡切除良性瘜肉,如證實是癌症,便需切除大腸,或需在身體「造口」。
藥物治療︰包括化療(可分為靜脈注射和口服兩種形式) 、鏢靶治療及免疫治療,屬於輔助或紓緩性治療。
電療:通常只應用在直腸癌個案上。 術前放射治療(電療)能將大劑量的輻射準確地射向腫瘤,縮細腫瘤以便利往後的腫瘤切除手術。而術後電療可以清除手術後可能殘餘的癌細胞,以減低癌症復發的機會。
如完成治療後並成功清除所有癌細胞,有一半以上的病人康復並沒有復發!第1期痊癒率可達九成或以上,但如果確診已是第3期,痊癒率則跌至七成左右。
大腸癌是一種容易復發及出現腫瘤轉移的癌症,而大部分的復發者,多已進入了第4期,出現擴散跡象。所以,即使康復後仍須定期檢查觀察情況。
如何預防大腸癌 ?
資料來源: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統計數據> 常見癌症 >十大癌症,2019
重要事項:本網頁的所有資料均只可作為一般參考指引之用,當中所提供之資料內容乃基於相信來自及/或符合可靠及現時的來源。香港永明金融有限公司並不保證、擔保或代表本網頁內所提供之資料的準確性、有效性或完整性,不論是明示或隱含的。香港永明金融有限公司對本網頁中所載之資料不會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而對任何人士因此等資料之錯誤、錯述、遺漏或加以依賴而蒙受任何損失或損害(包括因疏忽理由),香港永明金融有限公司概不負責或承擔法律責任。如身體不適,請諮詢專業醫護人員。
此網頁僅適用於香港地區,並不能詮釋為香港境外出售或遊說購買本公司之任何產品。
中風5大先兆你要知道!一文了解中風症狀、急救4步驟
據 《2016至2017年間的住戶統計調查》,在香港曾中風人士多達50,000人。而中風這“老人病”,近年亦隨現代人生活習慣的轉變開始有年輕化的趨勢。世界中風組織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雖然中風初期難察覺,但只要及早認清徵兆、及時治療與積極復健,遇上中風時應用6步簡單緊急處理步驟便可以控制病情。
據《2016至2017年間的住戶統計調查》,在香港曾中風人士多達50,000人。而中風這“老人病”,近年亦隨現代人生活習慣的轉變開始有年輕化的趨勢。世界中風組織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雖然中風初期難察覺,但只要及早認清徵兆、及時治療與積極復健,遇上中風時應用6步簡單緊急處理步驟便可以控制病情。
疝氣是一種常見的腹部疾病,它發生在腹壁上,會出現一個隆起或腫塊。這種情況通常是由於內臟器官從其正常位置移位而導致的。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疝氣的症狀、成因以及預防和治療的方法,為您提供全面的疝氣相關知識,以便及時採取適當的措施。